□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大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位于我国最北方的漠河林场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林场时的嘱托,在新的征程中,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新路径。
这几天,漠河林场旱道口生态驿站“林业发展体验馆”刚刚完成室内装修,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管护员、巡护员的一天,小北沟管护站带有服务区功能的“北斗驿站”项目也正式完工。这是漠河林场牢记嘱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全新实践。“这两个项目的推进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全面展示中国最北生态文化亮点,同时也增加了林场职工的收入。”漠河林场党委副书记齐佳佳表示。
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漠河林场考察时强调: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漠河林场全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去年以来,漠河林场着力打造寒温带植物科普基地、野花蜂蜜养殖、极地森林冰雪穿越等项目,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增收致富路,让林场职工人均增收3万余元。
“漠河林场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牢记总书记在林场视察时的嘱托,推进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实行‘空天地’三位一体监测模式,做好森林抚育,通过打造系列林下经济项目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漠河林场党委书记徐柏林信心满满。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漠河林场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和生态优势,精心研究、统筹推进,谋划打造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地方林业病虫害防治监测系统建设以及人居环境提升建设等19个项目,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去年以来,漠河林场幼林抚育任务增加到12400亩,增长率96.82%,首次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面积12500亩,松材线虫普查由每年的2次提升至每年4次,普查面积105.6万亩,增长率为100%,今年完成病虫害踏查1100亩。林场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呵护一片片新绿,以实际行动筑牢祖国北疆的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