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楠 杜昆达)松岭区民政局始终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情怀,着力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促发展,落实“党有嘱托·民政牵挂”民政工作服务品牌矩阵建设,从一桩桩连民心的实事抓起、一件件有温度的小事做起,让人民群众在民政服务中感受党的温暖与牵挂。
推动“党有嘱托·民政牵挂—救在身边”服务品牌建设,争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松岭区民政局联合14个部门印发《松岭区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宣传落实系列救助政策和惠民举措,稳步提高低保、特困救助标准,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形成监测、预警、帮扶“一人一条救助链”闭环工作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为困难群众送去政策供给和幸福享有“暖心牵挂双清单”,让社会救助工作更精准、更有温度。
推动“党有嘱托·民政牵挂—守护夕阳”服务品牌建设,努力做孤寡老人的“暖心人”。秉承“慈孝无亲疏,高龄皆父母”的大爱情怀,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筹措资金,投资1504万元建设100张床位的松岭区公办养老院项目,2024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积极与省民政厅对接探索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以高质量服务水平满足松岭区养老多样化需求。为松岭区80至89周岁老年人发放普惠型高龄津贴,惠及742名老年人。老年助餐、探访关爱、适老化改造可感可及,为银发经济的到来蓄势储能。
推动“党有嘱托·民政牵挂—共护未来”服务品牌建设,努力做困境儿童的“知心人”。满怀“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仁爱之情,推动儿童福利服务对象从传统的孤弃儿童逐步拓展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全覆盖,为丰富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松岭区民政局联合小扬气镇社工站为孩子们举办了畅游飞龙山杜鹃花谷活动,通过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提升了低收入家庭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切实保障各类困境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
推动“党有嘱托·民政牵挂—逝有所安”服务品牌建设,努力做逝者家属的“安慰人”。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对节地生态树葬园区开展人性化改造,设立7块木制宣传牌、1个便民服务站,在园区铺设简易篱笆便民通行小路。通过对生态树葬政策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生态树葬,并有意愿选择生态树葬,目前树葬园区已安葬17名逝者。持续落实殡葬十项基本费用减免惠民政策,2024年共为松岭区141名逝者的家属提供免费治丧服务,切实减轻了群众治丧成本,让群众的“伤心事”得到“暖心办”。
推动“党有嘱托·民政牵挂—善行龙江”服务品牌建设,努力做慈善捐赠的“倡导人”。坚持依法治善、依法促善、依法行善,松岭区慈善总会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鼓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捐款,共计筹集善款1.58万元,此款项将用于开展因残、因病、因灾等特殊情况致困群众的帮扶救助工作。同时,阳光社会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帮扶活动,“关心我的特殊困难老人邻居”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切实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