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力
阿木尔林业局兴安林场抢抓集团创建林长制区域样板的有利契机,以“林长制+”模式,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厚植绿色底色,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方青山绿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林长制+生态安全,做大资源增量。兴安林场坚持科技赋能,将“智能APP”应用到管护巡护系统中,不断提高巡护工作质量,防止乱砍滥伐、林地侵占现象发生。森防期针对“林农交错隐患多、社情复杂压力大”的实际,推行“农事五具备”管理措施,织牢织密防火网,实现连续五年无人为火灾发生。充分发挥场级林长作用,2024年完成退化林修复2000多亩、松材线虫监测任务22.8万多亩、春夏鼠害防治0.45万亩。
林长制+产业发展,拓宽发展路径。推进美丽林场建设,硬地面、做绿化、建凉亭、绘墙面,使林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盘活闲置资产,建成“伯勒梅里山居”“奏捷宾馆”“得胜营”等精品民宿,可同时满足100余名游客的食宿需求,提升了旅游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沟系经营管理模式,对双妃湖、香樟岭赤芍基地、百药岭进行确权管理,鼓励职工参与冷水鱼养殖、北药扩繁,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扩大道地药材种植规模。
林长制+投身文旅,促进职工增收。兴安林场依托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旅游特色,鼓励管护员在做好资源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当起宣传员、导游员、销售员。干部职工创业增收势头强劲,金环岛管护站管护员胡少杰、肖广军凭借管护站地处龙江第一湾的优势,向游客销售黑木耳、冷水鱼等产品,2024年增收3万余元。1-17线管护站管护员胡建成在兴安镇开了一家小吃部,仅2024年夏季就收入2万余元。
金环岛管护站管护员肖广军向游客发放森林防火安全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