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姚金峰)塔河县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综合服务功能,用“三把火”来“加热”寒地生物产业,实现产兴业旺。
政策助力强引领。这个县加强政策扶持,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塔河县中药材种植补贴方案》,按照方案要求,2024年以来,对全县符合要求的中药材种植户进行补贴,对在田面积8051.12亩中药材每亩补贴100元,补助金额共计80.5万余元。制定《塔河县寒地食用菌产业扶持办法》,按照办法要求,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养殖户进行补贴,对全县符合补贴要求的食用菌150余万袋实施补贴,共计金额39.9万余元。政策助力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改良,自2023年实施改良补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87.8万余元。
企业助力强示范。这个县不断优化产业环境,携手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企业参与。2024年以来,与黑龙江清源药业公司合作,在十八站乡实施万亩中药材GAP种植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重点打造种质纯正、品质优良的大兴安岭特色道地药材。截至目前,已完成道地中药材种植1780余亩。与北京华兴四季公司合作,在依西肯乡实施万亩关防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了1万余平方米的初加工工厂,规模化种植基地面积达3800余亩。与安徽农达公司对接,开展工厂化育苗实验项目,建设用于培育试验种苗的温室大棚2栋共计6000平方米。举办和牛改良犊牛收购现场观摩会,与元盛公司开展技术、销售、服务全方位合作。首次向元盛公司出售6月龄改良犊牛60头,每头牛收益11000元,切实拓宽了农民群众的增收途径。
科技助力强动能。农技人员下基层开展一线服务。2024年以来,组织食用菌专业技术队伍,深入食用菌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养殖户开展绿色、有机养殖。开展催芽实验,促进养殖收益,购买草帘子1200片,免费发给养殖示范户,催芽技术实验效果非常好,提前了采摘期,实现了增产。农技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参与和牛改良技术服务。2024年以来,全县共有48个肉牛养殖户参与和牛改良,使用和牛冻精配种的母牛达到400余头,已产下和牛改良牛犊235头。依托农业博士技术团队智力支持,打造种质纯正、生产规范、品质优良的大兴安岭特色道地药材,在种苗繁育、种植、加工、物流仓储和农事服务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推进,不断壮大寒地中药材产业,真正做到带领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