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试车季 催生热经济——漠河市寒地汽车测试产业发展侧记

2025-04-11 08:06:1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邓莹 张舒韦 本报全媒体记者 潘丰博

在祖国版图的最北端,漠河这座素有“神州北极”“极寒之都”美誉的城市,正凭借着长达240多天的冰雪期,将独特的冷资源转化为蓬勃发展的热经济。近年来,漠河依托冰雪极寒优势,大力发展寒地测试产业,吸引众多车企纷至沓来。

冬季的北极漠河,气温徘徊在零下35摄氏度左右,从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长达半年的低温和冰雪环境,为车辆动力、续航、冰雪环境性能等极限测试,提供了超长的验证时间和绝佳的测试环境。许多车企选择来到这里,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开展测试。

长安汽车道路试验工程师刘铈玮已连续10多年来漠河,谈及试车经历,他语气中满是热忱,脱口而出:“长安车型繁多,需要长试验周期在低温环境下充分验证。与黑河、嫩江、牙克石等地相比,漠河低温时间长、极限温度低,双车道的道路条件能保障试验车行车安全,能满足低温冷启动、暖风评价、新能源车充电和续航等各类测试需求。”

五菱汽车标定工程师李尊成也是一位往来漠河的“候鸟”,自2019年起便常来漠河,对于在漠河试车,他有着极深的感受:“当下国内车企项目开发车型多、周期短,而漠河从11月到次年3月的测试期,刚好满足需求,主要用于验证车辆低温续航、底盘在冰雪路面的操纵可靠性以及低温充电性能,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来此试车。”

随着其他地区气温回升,不少车企从省内外其他试车基地转场至漠河。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验证策划刘运城解释了其中的缘由:“年后黑河气温上升,而漠河低温时间长,适合测试车辆设备及各种性能,比如车辆适应性、动力性,还有新能源车的能耗、续航及空调热管理等。漠河市内广泛分布的充电桩,极大便利了新能源汽车测试。”

漠河市发挥“最北、最冷”的冰雪极寒优势,全力挖掘“冰雪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寒地测试产业发展,围绕车企需求,出台了《漠河市服务试车企业服务条例》等政策,寒地测试服务中心提供“保姆式”服务——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能满足新能源车测试的充电需求;划定指定试验路线,并定期组织道路安全培训,保障试验安全。

漠河市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王冬玲给记者算了笔账,在这个试车季,漠河吸引了62家车企前来测试,测试车辆1600多台,测试人员2000多人次,带动宾馆、餐饮、维修等服务行业增收5000余万元。

强化配套、优化服务,持续培育壮大寒地汽车测试产业,正是漠河市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目前,测试企业已达6家,飞机、汽车、电力、新材料等寒地测试项目纷纷落地。每年测试车辆超1500台,测试新材料、电子元器件、车衣车膜等品类达2.3万件。

漠河正以冰雪为笔,在寒地测试产业的画卷上描绘出绚丽篇章,让冷资源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也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image.jpg

车辆工程师正在对各项高寒测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邓莹 张舒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