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兴安 优化营商环境——地区营商局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变革侧记

2025-04-21 07:55:4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绍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政务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成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金钥匙”。地区营商局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勇立数字化改革潮头,以四项务实举措为抓手,全面推动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应用,在兴安大地上掀起一场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变革。

高瞻远瞩,擘画蓝图。为夯实数据共享基础,地区营商局精心筹备并举办“DeepSeek大模型+政务数据标准化治理”专题培训会。开班仪式上,地区营商局主要负责人深刻阐述政务数据共享对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应用工作方向。政务大数据中心的三位资深工程师分别围绕数字政府运营中心IOC专题、前沿的DeepSeek大模型技术以及政务数据标准化治理工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地区与县(市、区)各数源部门主管领导和业务骨干齐聚一堂,认真学习,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了理论根基。

精准施策,破除藩篱。为打破数据流通的标准壁垒,地区营商局通过下发三期工作提示,全面部署数据摸底、目录建设、数据需求梳理以及报送分析报告等关键任务。同时,安排专人与各数源部门紧密对接,按照省平台目录标准,逐一对本行业数据目录进行规范,基本实现省、地、县(市、区)三级目录标准统一,这一举措为政务数据的高效流通和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调研,排忧解难。为深入了解各部门数据工作实际情况,地区营商局组织人员深入人社局、数据局、市监局、移动公司等40多家数源部门开展实地督导调研。通过与部门负责人和一线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各部门数据管理机构设置、数据总量、数据应用现状及数据需求等情况,对各部门在推进数据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现场指导,积极打通数据工作中的堵点和难点。

融合创新,服务民生。为将数据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地区营商局积极与不动产、公积金、交通事业发展中心等部门的自建业务系统对接22个接口,配合打造多个应用场景。在不动产登记办理中,实现办理人基本信息数据的快速核验;公积金办理环节,同样大幅提升基本信息核验效率;在交通领域,通过比对来往车辆、车牌信息,能迅速识别车辆运营类别。这些场景的应用,极大缩短业务办理时间,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截至目前,地区政务数据资源总量从去年年底的14.24亿条增加到16.81亿条,其中本地数据增加至8.1亿条,省回流数据增加至8.71亿条,我区不予共享的数据目录占比从20.89%降至15.67%,成功拓展3个应用场景,梳理出13项数据需求。成绩见证努力,这些数据背后,是地区营商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地区营商局将秉持创新、务实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政务数据标准化治理和安全管理,不断扩大政务数据赋能范围,推动数据共享应用向基层延伸。他们以数据为笔,绘就政务服务新画卷;以实干为墨,谱写兴安发展新篇章,让数据在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服务企业群众方面释放更大能量,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数字动力,续写兴安政务服务数字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