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萍)近年来,松岭区劲松镇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行“巡、访、听、化、宣”五字工作法,实现信息收集在网格、暖心服务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政策宣传在网格,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为辖区居民群众织出一张安居乐业的“幸福网”。
勤走网格每日巡。明确“深入网格、服务群众”为网格员工作“第一要务”,实行每日走访巡查制度,要求除特殊情况外,每日走访巡查网格时间不少于3小时,实时更新人口、家庭、房屋等信息数据,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充分发挥网格员“触角”“探头”作用,每天在“家长里短”中掌握网格内“大事小情”,捕捉各类不稳定因素,对矛盾纠纷、网络传销、养老诈骗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处置,切实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特殊群体经常访。按照“全覆盖、不落一人”的要求,对高龄老人、困难家庭、残疾家庭等特殊群体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建立信息台账,网格员通过常敲、常叩、常访等方式及时了解需求,精准救助帮扶。2024年以来,为困难居民、独居老人、残疾家庭、矫正帮教等人员提供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扶贫帮困、帮办代办、上门生存认证等服务40余次,认领儿童微心愿5件,惠及居民群众400余人次,努力让特殊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群众心声用心听。充分发挥“五长九久点评”议事协调机制、人大代表接待日、每周三“下沉日”等“连心桥”作用,零距离倾听居民心声,对于可以立即办理的事项,无条件马上就办;对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事项,明确办结时限,定期反馈办理进度;对于不具备条件解决的事项,积极做好解释,争取群众理解谅解。今年年初以来,先后解决“暖气漏水”“墙面浸水掉皮”“丢失手机”等问题13项,做到句句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成效。
矛盾纠纷源头化。持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点人员和重点领域的走访排查,全面收集居民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预防、早处置。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推送法治知识,转发典型案例,引导居民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
党的声音及时宣。网格员在日常走访巡查的同时,及时做好理论宣讲和政策解读,把专业术语转变成群众语言,把理论观点转变成朴实道理,将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身边生产生活变化结合在一起,与群众柴米油盐融合在一起,打造移动课堂,面对面进行“红色播报”,让百姓理解透彻、准确掌握、全面实施,把党的政策主张转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