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寒地养虾模式 统筹推进兴边富民——呼玛县鸥浦乡生态养殖趟出致富新赛道纪实

2025-06-26 08:04:2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全媒体记者 潘丰博

呼玛县鸥浦乡以“奉献在边疆·党旗永飘扬”为载体,深化“党建+乡村振兴”工作模式,统筹推进兴边富民高质量发展。今年,该乡创新引入了寒地小龙虾试验养殖项目,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党旗在边疆振兴一线焕发出时代光芒。

近日,一箱箱精心挑选的小龙虾苗运抵鸥浦乡怀柔村池塘边,这些虾苗虽个头小巧,却活力十足。省水产研究所专家与乡镇干部在仔细检查虾苗状态后,将承载着产业希望的幼苗缓缓投入了池塘。为保障虾苗成活率,村干部带领村民提前半年就对3亩试验水域进行生态改造,并竖立围栏,全力打造适宜寒地小龙虾生长的“理想家园”。

“今年是怀柔村开展寒地小龙虾试验养殖的第一年,预计8月上旬就能在本地市场上市。”怀柔村包村干部李向楠眼中满是期待地对记者说道:“作为包村干部,我将和村民一起深耕寒地经济,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了解,小龙虾作为一种常见的淡水经济水产品,在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及稻田等水域广泛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夜行性特点。怀柔村依托过去三年生态养殖山水蟹积累的成熟养殖经验,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大胆尝试开展寒地小龙虾试验养殖,旨在拓宽特色水产养殖新领域。呼玛县水产服务中心免费向怀柔村提供了两万尾优质小龙虾苗种,并在养殖期间全程提供规范化技术指导,同时收集养殖数据,以便试验成功后进一步推广。

“此次苗种投放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世会介绍道。他自豪地表示,自己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将持续跟进鸥浦乡的寒地经济养殖产业,全程提供技术支撑,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记者从呼玛县政府了解到,他们立足县域发展实际,系统规划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道路,深化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工程,引导各乡镇依据自身资源与区位优势,精准培育特色经济增长点,有效激活内生动力,构建起“强基固本、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为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持续赋能。

image.jpg

村干部将承载着产业希望的小龙虾幼苗缓缓投入了池塘。 王婷 张宏宇 穆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