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力
在中俄边境的广袤林海中,有这样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家园,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一支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的党员队伍——阿木尔林业局兴安林场党支部。
兴安林场党支部围绕“蓝莓之乡党旗红 极寒之地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以“党徽闪耀古驿路 生态建设勇争先”为载体,依托“党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锻造坚强战斗堡垒,让党旗在大山深处高高飘扬。
党建+生态 筑牢新底色
兴安林场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抓实抓细党建工作,将生态保护纳入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设立党员干部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构建“支部统筹、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生态管护体系,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实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兴安林场作为林长制试点林场,今年对原有林场办公楼大厅进行改造,将面积从原有的60㎡拓展至78㎡,同时,新增链接智慧林业平台的电视机,丰富了施业区沙盘内容,更新了生态修复、森林防火、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的图板。通过这些举措,立体生动地展示了林长制的相关内容以及巡护员实时工作动态,加快林场工作数字化进程,为林场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如今,兴安林场上下一心,人人争当绿色使者和生态先锋,积极参与到各项重点工作中,绘就绿色发展“同心圆”。截至去年,兴安林场已完成中幼龄林抚育2.1万多亩、应施监测面积23万多亩。
党建+民生 激活新引擎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兴安林场党支部紧扣“民生稳居、提升幸福”这一核心命题,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以务实举措筑牢民生根基,书写林海深处民生幸福的新答卷。
基础设施是民生之本。兴安林场党支部积极打造星级管护站,维修更换管护站的窗户、地板、火炕、火炉等设施,在室外修建小菜园,让偏远管护站的职工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解决一线职工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同时,采取硬化地面、修建凉亭、粉刷墙面、绿化亮化等措施,着力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林场旧貌换新颜。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林场党支部按照局党委打造“四型一式”瞭望塔的要求,齐心协力砌石板路60延长米,并对塔室进行装修和扩建。针对家属区井水泛黄、浑浊问题,林场为居民重新打了一口100余米的深水井,解决了居民的饮水难题,提升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党建+产业 打造新优势
兴安林场党支部以“产业富局”为抓手,立足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创新为驱动,全力打造产业新优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资源就是“绿色银行”。兴安林场党支部紧跟林业局打造“大北极旅游区”北部重要节点的战略思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先后建成伯勒梅里山居、北极岛“树王”打卡地、银环岛最佳观景平台、“得胜营”民宿和自助餐厅,在额木尔河入江口新建“藏宝山”观景台。如今,兴安林场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提升了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能满足近百名游客的吃住需求,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感受历史的热门打卡地。
除了发展旅游产业,兴安林场党支部还结合沟系经营,在二十六站、香獐岭湿地等处建成了北药保护繁育基地,并确权给职工管理,以拓宽职工的增收渠道,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新的征程中,兴安林场党支部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探索,让这颗北疆明珠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