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科技赋能 全民参与 松岭区强化生态治理谱写标本兼治新篇

2025-07-10 07:58:0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讯(张洁茹 刘树森)松岭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督察整改、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等举措,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构建污染防治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松岭区建立全域化、精细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实现空气质量、水质监测等核心数据全面达标。推行“巡查+执法+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每半月开展一次断面及排污口巡查,充分运用在线监测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同时,加大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积极推动企业环保升级。在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关键领域,建立专项保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与预警响应,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创新督察整改机制,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构建“高位推动+系统治理”整改体系,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任务清单与销号管理制度,形成“问题梳理—责任分解—督导落实—验收评估”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创新实施跨部门联合督查机制,生态环境、司法等部门协同开展专项执法,有力推进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等逐步解决,实现生态治理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践行绿色转型发展,激活生态经济动能。着力培育“生态+”产业体系,积极推进A级景区标准化建设,筹备打造“极地花开”杜鹃花观赏季等特色品牌,构建四季旅游产品矩阵,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卫星遥感+地面巡查”耕地保护网络,严防“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推动新建绿色建筑,组织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视频等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积极探索低碳技术应用场景,为城乡建设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示范。通过举办“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多部门联合开展环保普法、企业指导、公众教育等活动,推动生态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自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