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艳杰)十八站林业局小根河林场立足生态保护核心使命,创新实践“组织体系立体化、巡护管理精准化、管护队伍专业化、宣传载体多元化”的“四化”管理模式,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迈向“全面见效”。
组织体系立体化,责任链条环环相扣。构建“总林长牵头抓总、区域林长分区负责、基层林长网格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确保每片森林、每块湿地都“名花有主”。严格实施林长制责任清单与任务台账管理,将生态修复成效、资源管护实绩等核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实现责任压力精准传导,彻底打通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巡护管理精准化,闭环管控守护资源。将常态化、规范化巡查作为林长制落地的关键抓手,构建起高效的“巡查—反馈—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与一线巡护员100%安装使用巡护APP,通过6场专项培训确保全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与异常事件上报流程。今年,局级林长带队巡查9次、场级林长巡查41次,足迹覆盖施业区全域,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整改率实现100%。
管护队伍专业化,青山绿水“铁腕守护”。着力锻造一支融合森林防火尖兵、湿地巡护专员及生态技术骨干的专业化“绿盾”队伍。同时通过引入无人机巡护、红外监控设备等科技手段,结合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十必须”规定及湿地保护专项制度,实现巡护全覆盖、责任无盲区、火源严管控。
宣传载体多元化,凝聚全场守护共识。突破传统宣传模式,精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阵地。除常规宣传栏外,创新性开展“林长故事会”等线下讲述活动,邀请一线林长、优秀管护员深入场区工段,分享管护心得,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生态守护理念。通过林场公众号定期推送生态科普知识与政策宣传图解。设立“林长接待日”,畅通咨询与监督渠道,让林长制从墙上“走”下来,融入职工群众的日常,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守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