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赤芍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文/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祁珊珊
盛夏时节,距离市区不足15分钟车程的加区白桦乡加南村,正以一派鲜活景致成为山城人周末出游的“新宠”。在这里,千亩花海惹人醉,大棚果蔬透着清甜,农家饭菜裹着乡愁,一场“说走就走”的欢乐之旅,邀你共赴。
A.花海多姿赛锦绣
游人醉在芬芳里
在去往加南村的路上,道路两侧的风景美不胜收,赤芍进入盛花期,千亩赤芍如打翻的调色盘,与远处黛色青山连成一片,像给山峦系上了一条季节限定的“花围裙”,引得游客纷纷驻车流连。
“年年回来,今年头回见到这片花海,值了!”游客丁寒举着手机拍个不停。离开家乡16年的游客陈济岭望着眼前的变迁,眼眶微红:“走时还是穷村子,现在美得认不出了!”80多岁的加区居民韩凤英由子女搀扶着,在一朵盛放的粉色赤芍前驻足,笑纹里盛着满足:“比上次来艳多了,看着打心眼儿里就高兴。”
B.巧思见匠心 大棚藏着“鲜”滋味儿
告别花海,泽康琳中药材合作社的采摘园里另有一番热闹。7栋智能温室大棚一字排开,黄瓜的清冽、柿子的蜜甜扑面而来,伸手就能摘到最新鲜的滋味。
“这黄瓜咬一口,‘咔嚓’一声全是汁水,就是小时候那股清甜味!”加区居民李秀英边摘边赞叹。泽康琳中药材合作社理事长李伟笑着介绍,经过一年试种,草莓、西瓜等“新成员”已站稳脚跟:“你看这西瓜,皮薄得能透光,甜度也够,种植规模从半栋扩到整栋,供得上游客尝鲜。”更贴心的是,棚里的西瓜都系着红绳或蓝绳——红绳款,正是即将成熟的“尖子生”,一眼就能认出来。
C.农家灶上飘乡愁 小村“蝶变”引客来
出了采摘园,农家乐的炊烟已袅袅升起。刚从地里摘下的果蔬,在农家灶台上简单一炒、铁锅一炖就成了最诱人的乡味。“这肉炖豆角一上桌,我眼泪差点下来——跟我妈生前做的一个味儿!”加区居民秦雅娟夹起一筷子,声音里带着哽咽。
年轻人则迷上了这里的浪漫:“花海拍剪影、大棚拍果蔬,农家乐的土坯墙都能拍出氛围感,带对象来准没错!”加区居民曲春浩和张霆月举着刚拍的照片,热情地推荐着。
从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落后小村,到如今“游人如织车难停”的美丽乡村,加南村的蝶变藏着“花经济”的密码。“今年我们流转了加南村和五岔沟村的土地,种药材、搞旅游,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李伟说。眼下赤芍正艳,接下来金莲花、百合花、桔梗花将接力绽放,把夏日热情续写成更长的篇章。
为何36℃高温也挡不住游人脚步?答案藏在花海的绚丽里,在果蔬的清甜里,更在小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里。三年前还是图纸上的四合院、中药展示园,如今已实景呈现,赤芍花海正是展示园里最亮眼的一笔。
这个周末,别再纠结去哪儿——加南的花正开,瓜正甜,灶上的饭菜正冒着热气,等你赴约。
成片的赤芍花迎来盛放期,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赏花游玩,乐享盛夏时光。
泽康琳中药材合作社的采摘园里,绿意盎然的瓜藤显得生机勃勃,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藏在叶片之间煞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