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好养鱼 职工走上致富路——盘古林场冷水鱼养殖走出发展新路径小记

2025-08-15 07:57:4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文/摄 李海礁

清晨的阳光穿透大兴安岭的薄雾,洒在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冷水鱼养殖基地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间,职工们正忙着投放新一批鱼苗。这场景,是林场近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

“以前守着林子想出路,现在靠着活水致了富。”林场职工焦守传一边往水里撒着饲料,一边开心地想着,“参与林场冷水鱼养殖这几年,每年分红都在涨,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几年前,林场班子提出发展冷水鱼产业时,不少人像焦守传一样心里犯嘀咕。但当实地考察的林场领导带回盘古的水质、水温特别适合冷水鱼“仿野生”生长的结论后,当“集资入股、共同致富”的方案摆在面前,职工们攥着积蓄的手慢慢松开,225亩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就在职工的期盼中落地。

为让鱼儿“住”得舒心,林场下足了功夫。班子成员分工跑遍周边水域考察,并请来水产专家现场指导,对养殖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固扩建。从水流速度调控到水域分层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贴合冷水鱼的生长习性。如今,这里的柳根鱼、鲫鱼、鲤鱼成活率显著提升,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冷水鱼产地。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林场又打起了“一水多用”的算盘。养殖基地里增设了旅游垂钓区,木栈道蜿蜒水边,遮阳伞下笑语阵阵。本地游客周末来放松,外地游客专程来体验,鱼竿起落间,不仅钓走了鲜鱼,也为林场带来了额外收入。

近年来,林场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养殖技术不断优化,冷水鱼的产量稳步提升。“既要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也要让职工的腰包鼓起来。”林场党支部书记于长清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的盘古林场,冷水鱼不仅游出了产业链,更游出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双赢”新图景。

image.jpg

绿树环抱,鱼翔浅底,好似空游无所依。

image.jpg

林场职工仔细检查渔网,在捕捞前做好各项准备。

image.jpg

活蹦乱跳的冷水鱼拓宽了职工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