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婷)呼玛县4.35万亩小麦日前收割已超九成,今年通过机械化作业与精细化服务协同发力,再次稳住了收成,打赢了这场秋收硬仗。
在北疆乡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正进行最后阶段的作业。切割、脱粒、卸粮、秸秆还田——整套流程一气呵成。金黄的麦穗被迅速收入仓中,麦粒通过卸粮筒哗哗落入运输车内。驾驶员紧盯智能终端,精准把控收割进度,连片麦田转眼间留下整齐的麦茬。
兴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彭国福表示:“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了4000亩小麦,亩产约700斤。最近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确保丰产又丰收。”
呼玛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悦介绍,全县今年共种植小麦4.35万亩,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抢收,已完成90%以上的收割任务,预计总产量将突破1.25万吨。
针对秋季多雨等不利因素,呼玛县统筹调度30多台套大型收割机械全天候作业,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气象部门实时推送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轻天气对收割进度的影响。
在北纬51°的冷凉地带实现稳产丰收,离不开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呼玛县无霜期仅90至110天,过去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如今通过土地托管、农机代耕等方式,全县农业机械化率已达99.38%。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推动下,全县麦田飞防作业覆盖率达7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面积突破100万亩。2025年,呼玛县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截至发稿时,呼玛县小麦收割已接近尾声。从“看天吃饭”到“科技种田”,呼玛正以高产稳收的实践,为高寒地区粮食安全生产写下新的注脚。

麦田里,联合收割机加紧作业,抢抓农时,稳住收成。 苏宁摄
黑公网安备232722020000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