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牢生活底线 守护安康家园 松岭区聚焦民生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5-09-18 10:55:3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讯(张洁茹 董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松岭区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排解民忧,通过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等领域持续精准发力,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准救助,兜牢困难群体生活底线。松岭区已完成2025年城镇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780元/人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至12168元/人年,进一步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聚焦孤寡老人生活难题,区民政局为37名孤寡老人每人发放100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有效缓解其生活压力。目前,松岭区共有低保对象802户1053人,特困供养54户56人,实施临时救助19人次,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523.36万元,以扎实举措织密社会保障网,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援助。

温情福利,守护“一老一小”安康家园。积极推进助老餐厅建设,制定并实施《2025年松岭区助老餐厅建设工作方案》,确定3家合作餐厅,统一视觉标识,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自5月起,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508元提高至2500元,增幅达65.7%,惠及7名儿童,显著改善其生活条件。累计发放高龄津贴22.65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10.7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73.19万元,并为904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支出保费9.04万元。作为提升区域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樟子松康养中心由政府投资建设,专业公司运营,致力于为老人提供舒适安心的养老环境。中心设有70余个标间、100多张床位,配备全智能护理床66张,可有效预防失能老人压疮发生。配备24小时安保系统和全覆盖健康监测设备,全力守护老人安全与健康。

移风易俗,贴心服务传递民生温度。松岭区持续简化婚姻登记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今年以来共办理结婚登记64对,发放婚姻登记补贴12万元。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推行十项基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逐步实现殡葬服务“零收费”,已为83名逝者家属提供免费治丧服务,切实减轻群众负担。通过宣传生态树葬理念、推进树葬园区人性化改造,在交通便利、林木适宜区域选定2处树葬园区。自2023年以来,已安葬18名逝者,设立树葬石刻1座、木质宣传牌7块,建成便民服务站1处,站内备有祭祀用品,设置临时休息座椅4处,铺设简易篱笆步道,绿色安葬方式逐渐深入人心,进一步弘扬了文明新风。